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航空品牌战略规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航空品牌战略规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果以战略二字而言,那就表明国家要以一国之力办这类项目,不单单是刻意培养人才了,而是举国培养人才,其中用的人力和物力,不是现在这点投入可比的。
现在国家采用的只是激励的方法,把一个个设计局整合成一个个公司,用金钱去激励设计单位,充其量再用集中宣传,让大家的视线连带国家荣誉感集中到几个人身上。
如果国家以战略方式计划性的培养,就不止如此了。
首先是宣传,举国战略了,自然不只是集中报道,而是作为常规性报道,祖国的未来是年轻人,年轻人有兴趣了才有前进的动力。报道按内容可以写入课外读物,媒体可以披露多一些航空设计周边内容,杂志则要写一些更有内涵的具体内容。
体验,按年龄分级别体验,像小学生的春游,就可以安排到航空博物馆去,而中学生则可以安排参观民航维修基地,或者安排参观军用机场等。大学生就要多开几门专业点的课程,并且组织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制造试验机,中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喷气式飞机,就是大学生自主制造的。期间还可以安排中小学生参观其过程。
激励机制,不能只以成品设计师的形象进行集中宣传了,现代飞机设计,绝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按分项目进行技术进步奖励,重要成果要披露给全国。
以上是我自己想的,反正也是遐想。
航空母舰当然能够发射导弹,通常都是防空导弹,但也能发射反舰导弹等其他导弹。
舰载机的确是航母的主要作战攻击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航空母舰就不能带导弹了。航空母舰作为现代最强的海战装备,其实自身的防御也是较为薄弱的。特别是面对海空威胁,一般来说航母装备防空导弹那是在正常不过了。
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福特”级航母,不仅有“密集阵”近防炮,还有“海拉姆”近程防御导弹,还有“海麻雀”发射装置,一个8联装“海麻雀”可以装16枚ESSM中近程防空导弹。
法国人直接将“紫苑15”的垂直发射装置搬上了其唯一的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
意大利人除了给自家的加里波第号航母装备有8联装的“信天翁”近程防空导弹,同时还装备有最大射程180公里的“特奥塞”MK2反舰导弹,也就是说该国航母除了AV8B/海鹞战斗机以外,自己也拥有反舰能力。
当然在反舰这方面最强的还是苏俄航母,毕竟前苏联在海军装备的应用上比较清奇,其第一代航空母舰莫斯科级就装备24枚SA-N-3防空导弹,14枚82RR(SUW-N-1)反潜导弹(理论上同样具备反舰能力),到了第二代基辅级直接换成了16枚SS-N-14反潜/反舰两用导弹,第三艘基辅级“巴库”号更是装备了32单元SS-N-9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当然登峰造极的还是俄罗斯现役的“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同样装备有32单元的SS-N-9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每个单元备弹8枚,也就是说总共备弹192枚!同时还有一座12单元的“花岗岩”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花岗岩”反舰导弹是超音速反舰导弹,最大射程550千米,几乎和其苏33舰载机的作战半径相同,该型导弹还具备攻击岸上固定目标的能力。
我国的“辽宁”号航母就是“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二号舰,但我们买回来后好一通改造,就只装备了“海红10”近程防空导弹。
所以说,航空母舰是能装备导弹的,只是装备什么样的导弹是根据本国海军需求而定的。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航母是大型兵器,可以打击别人,也会挨揍。
战略轰起飞着陆滑跑距离动辄千米以上,纵弹射、拦阻,也得几百米,这航母得多大?以上为跑30节/小时的设想。如此,动力得多大?跑得慢,弹射、拦阻距得延长至多长?如此庞大物,钱得多少?做个武藏号吗?没出海就沉了,怎样防卫?算来算去,战略轰可大,可造,只可基地,不可航母,没意义。
要算效费比、交换比,存亡损失比,故不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航空品牌战略规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航空品牌战略规划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