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品牌战略规划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品牌战略规划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品牌战略是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差异化优势而制定的长期规划。品牌战略的出处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企业开始认识到品牌对企业的重要性,并开始探索如何通过品牌来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品牌战略不仅包括品牌定位、品牌形象,还包括品牌扩展、品牌保护等方面。一个成功的品牌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品牌认知度、提高品牌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这个要依据企业的现状来写。
1.写企业的发展状况。写明企业发展远景和总体目标,主要阐述企业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及产品调整,技术创新,销售目标,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达到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
2.阐述企业在未来五年打算发展的重点项目,包括项目名称,项目产品,规模的扩张,研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目标和具体内容。
3.保障这个目标和计划的顺利实现,准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才上的培养和建设。
4.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调整股权结构,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和手段。
给你个纲要目录,一般规划都可以按照这个写:
目 录
一、规划总则 1
( 1 )制定背景 1
( 2 ) 指导思想及原则 1
( 3 )规划时限 1
二、企业总体战略规划 2
( 1 )企业五年发展总目标 2
( 2 )阶段发展目标 2
三、企业发展现状战略环境分析 3
( 1 )发展现状战略环境 3
( 2 )优势状况 5
( 3 )劣势状况 5
四、战略实施 5
( 1 )线下推广营销 5
( 2 )线上网络营销 6
( 3 )优化人员配置 7
从1984年创业至今,海尔集团经过了名牌战略发展阶段、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发展阶段四个发展阶段,2012年12月,海尔集团宣布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
名牌战略发展阶段(1984—1991):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
时代机遇:国家实行改革开放
一般企业做法:只注重产量,而忽视了质量
海尔创新做法:没有盲目上产量,而是严抓质量
海尔管理创新: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电冰箱技术和设备,包括海尔。那时,家电供不应求,很多企业努力上规模,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质量。海尔没有盲目上产量,而是严抓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当家电市场供大于求时,海尔凭借差异化的质量赢得竞争优势。
这一阶段,海尔专心致志做冰箱,在管理、技术、人才、资金、企业文化方面有了可以移植的模式。
1985年,一位用户来信反映海尔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让员工用大锤亲自砸毁76台有缺陷的冰箱,砸醒了员工的质量意识。
这把大锤已被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为国家文物;文物收藏编号为:国博收藏092号;文物命名是:1985年青岛(海尔)电冰箱总厂厂长张瑞敏带头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用的大锤。
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1—1998):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时代机遇:国家鼓励兼并重组
一般企业做法:兼并后发展不下去;反对多元化发展
海尔创新做法:兼并国内多家家电企业
海尔管理创新:实施OEC管理模式,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政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一些企业兼并重组后无法持续下去,或认为应做专业化而不应进行多元化。海尔的创新是以“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思路先后兼并了国内十八家企业,使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与规模扩张方面,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时,家电市场竞争激烈,质量已经成为用户的基本需求。海尔在国内率先推出星级服务体系,当家电企业纷纷打价格战时,海尔凭借差异化的服务赢得竞争优势。
这一阶段,海尔开始实行OEC(Overall EveryControl and Clear)管理法,即每人每天对每件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清理,目的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这一管理法也成为海尔创新的基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品牌战略规划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品牌战略规划书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