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米双品牌战略成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小米双品牌战略成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步骤:
1.
首先,你需要访问小米官网,在“品牌授权”页面点击“申请授权”;
2.
填写授权申请表格,提交资料,并同意授权协议;
3.
等待小米审核,审核通过后就可以获得授权;
4.
完成授权后,可以正常使用小米品牌、标识及其他官方资料进行销售活动。
如果只说红米和荣耀的手机本身,不谈其它,红米性价比和质量都要比荣耀好的多。要不红米也不会脑残的提出十八个月质保。有说红米质量不好的,当然了哪个品牌的手机都有坏的,前提得是从官方购买,很多人都是从某宝某东买,假的返修的太多了。某东号称官方正品,我同事买了五部苹果手机,其中四部是返修的,另一部没有坏,还不知道是不是正品。
如果谈红米和荣耀企业,小米在技术上不如华为,核心技术像怀孕,得有个十月怀胎的时间。华为当初不就是到处偷到处仿才有的今天吗?不了解的去搜索华为和思科的纠纷就知道了。
总拿小米和华为对比,其实我一直觉得两家公司没有可比性,不在一个层次,前者是主打营销、概念的互联网公司!技术底蕴太少!而后者是通信行业扛把子!科技底蕴之深厚!比啥比?何必自讨没趣!
这就是华为,中国科技企业的NO.1,也是我一直喜欢的企业。中国就需要有华为这样的企业,在别人围堵卡的情况下,坚持研发,做自己核心的东西,引领发展的方向。小米只是选择合适自己的生存方式,没有什么不对。但我不会选择。
华为是没办法,索尼好的硬件用不上,徕卡联名也到期,只有不断优化老的摄像头,通过计算摄影,通俗点来说,不断提高ps水平来维持,但凡能买到imx989,也不会用这种办法,这是无奈之举,通过xmage来进行营销。
华为就是开始找人合作,解决有无问题,后来合作方搞不定华为的要求,华为就跟合作方一起搞定,后来合作方实在跟不上华为的需求了,华为迫不得已只好自己下场。比比皆是,能跟上华为的放眼世界少之又少,都是各领域真正的攀登者。
莱卡再牛也是国外品牌,以前在没有制裁前大家彼此需求可以理解,制裁以后以前跟华为合作的外国厂商各种反水,落井下石!现在华为提出的口号就是做一台百分之百的国产手机,如果那个时候还带着一个莱卡标,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了!
小米公司目前拥有“三个”手机品牌,即小米手机、红米手机和黑鲨手机,然而黑鲨手机并不能算是小米公司的品牌,它只是小米投资入股的众多公司之一,和小米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所以实际上小米只拥有小米和红米(redmi)两个手机品牌,至于它们之间的品牌定位,其实并不冲突,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分析。
小米公司旗下手机品牌的定位
一、小米手机。小米手机在将红米品牌分离之后,以线下零售模式为主,正式向中高端机市场迈进,主打极致性能和用户体验,当然也少不了性价比,借用雷军的一句话就是“同等价格比配置,同等配置比价格”,面向对象为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
二、红米手机(redmi)。红米手机在品牌独立之后,担负起了极致性价比的使命,以线上销售模式为主,主打中低端机市场,面向消费层次不高的人群,不过未来也有可能会向中高端冲击。
三、黑鲨手机。作为雷军投资入股的众多公司之一,黑鲨手机的品牌定位很明显,主要以电竞游戏手机为主,面向对象为年轻一代爱玩游戏的人群,属于是小众手机品牌。
综上所述,小米的这“三个”手机品牌各自都有不同的定位,线上和线下的布局也并不冲突,这样的设置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安排,不过从小米9的销售情况来看,小米手机转向线下销售可能会困难重重。
从今年1月份开始,小米开始实施双品牌战略,小米品牌主攻高端机市场,强调使用体验;而红米品牌针对中低端市场,强调极致性价比。
不过无论从二者的品牌定位,还是小米的实际运作,二者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冲突,首先说二者的定位问题,小米是高端机、红米是低端机,这种简单粗暴的从价位上进行划分的方式,本身就不符合消费者的心理认同感,按照这个定位逻辑,难道是用红米手机的人就比使用小米手机的人层级低一些吗?
其次在二者的功能打造上的卖点也不太合理,小米品牌强调使用体验,红米品牌抢到性价比,但用户体验和性价比本身就是用户评价手机产品的两个维度吗,难道说小米手机有使用体验,但没有性价比?再难道说红米手机有性价比,但缺乏使用体验?这显然与对小米手机业务的发展是有错误引导的。
正因为此,在两个品牌的实际运作上,也出现了与当初品牌定位不符的情况,2月20日小米9的发布,我想本来雷军是想借此终极高端机市场的,但最终低配定位还是落在了2999元,当然标准版和小米9透明尊享版售价也达到了3899上下,但这也能够感觉的出雷军对小米手机的定价还是有顾虑的。
另外在3月18日红米手机的第二次发布会上,699元的红米7手机确实做到了极致性价比,但就如卢伟冰所讲的,红米手机已经打破性价比的束缚,未来还会发布2千、3千元以上的手机,这种说法与当初红米品牌的定位也是存在出入的。
因此无论从品牌定位还是手机的实际运作,小米的双品牌战略确实存在些问题,未来或者深受这种别扭的品牌定位束缚,或者打破这种定位,重新选择。不过对于红米手机来讲,在3月18日发布会上展示的一点我非常看好,就是小米有意将红米手机和自身的AIoT业务结合起来,目前小米已经是全球最大的IoT运营商,连接设备已经达到了1.5亿台,如果能把平民化的红米手机与AIoT业务结合在一起,未来二者的相互作用,很有可能成为小米发展的基石,为小米手机冲击高端市场、以及其他方面的业务探索提供保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米双品牌战略成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米双品牌战略成功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