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战略 > 自主车企多品牌战略,汽车自主品牌占有率

自主车企多品牌战略,汽车自主品牌占有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自主车企多品牌战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自主车企多品牌战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合资车企开发廉价车,自主车企开发高端车,为何画风突变?

合资车企开发廉价车,而自主车企开发高端车,为何画风突变?

自主车企多品牌战略,汽车自主品牌占有率

本人也是从事实体制造行业,关于上述这个问题我想从这些年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方面去分析一下,仅仅是个人观点,或许只是管中窥豹,不尽之处敬请多多指正。

国民经济实飞猛进成消费升级新土壤


目前纷纷推出高端车型的车企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中,例如吉利、奇瑞、长城、比亚迪等等。在我国开放乘用市场初期,大型国企优先与国外众多知名大品牌车企合资生产挂着国外品牌的汽车几乎成了国民购买的唯一选择。这是无可厚非的,一个新兴产业的建立必须要有产业链配套。在这个过程中,合资车企为我们完成这个产业环节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其实这不单单在汽车产业,在很多其它民用产品领域都存在这样的共性,例如家电产业、手机产业等尤为突出,基本已完成逆袭。


在此基础上我国自主车企也在这经济沃土里发展成长。到目前基本可以说与国际同步但仍有明显差距。

廉价与高端只是市场竞争的必然

目前国民化汽车产品,合资品牌从未象今天如此受到国内自主车企品牌的强大冲击。如其说合资品牌开发廉价车型倒不如说是消费者更理性的汽车消费观念的改变及自主品牌竞争力的提升造成的结果。大家可以看看韩系车在这两年的市场表现从侧面说明一切。合资汽车品牌市场溢价能力正在下降。

而自主品牌高端车型的开发投放市场告别了过去只能生产低价低质低性能的“三低”国产汽车形象,无论从国家经济产业发展要求还是国民消费理性升级需求都倒逼自主车企在市场激烈竞争中要生存发展必须要这样做。

产业升级必须体现在产品升级上

一个制造企业的形象在消费者的认识中首先肯定不是你的车间,你的生产线,你的研发投入,这些我们作为消费者太遥远,而是对你的产品的具体体验上。尤其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如手机、汽车等。

而合资品牌汽车在我国这个曾经是汽车制造业荒漠的市场即使早期也已经很多品牌享有相当的知名度,而且产品线几乎涵盖从经济型到高端型,产品序列已经相当成熟。但自主车企不同,从0到有,从有到优,这不同于互联网经济,没有捷径可循。因此,民营自主车企发展到如今,在国内国际经济大环境下,发力高端车型产品是必然的选择。

结语

在如今中国制造与中国智造并存的世界里,创造了为世人触目的经济奇迹,一切皆有可能。

“廉价买国产,高端选合资”这句话深刻诠释了现在的汽车市场,在国产车出来之前,中国汽车是比较贵的,合资车过多的追求利润,把价格抬得很高,幸亏国产车出现,整体汽车价格才逐渐下降!



国产车境况

国产车现在才刚刚起步,而国产车起点就是定位廉价车,通过降低汽车的价格,增加汽车的配置,也就是提供所谓的性价比高的汽车,迅速占领低端车的市场!国产车以吉利,长城,长安,比亚迪,奇瑞为代表,它们确实做到了,成功研发出性价比高的低端车,先补充技术实力,从对汽车要求最不高的穷苦百姓入手,只有这样,国产车才能和合资车竞争!

高端车领域

对于合资车,到目前为止,中国高端车市场一直被合资车牢牢把握!中国汽车可以说机会甚少,主要是有钱人的人对国产车不认可,国产车技术不成熟,这也限制了国产车在高端车领域的发展。而国产车为了继续拓展市场,必须往高端车领域延伸,不断夸大自己的产品线,这样才能不断积累技术,不断成长!

合资车境况

对于合资车而言,企业需要盈利,合资车在高端领域拼的你死我活,但廉价车很少涉及,一方面是认为廉价车利润低,并且影响其品牌价值,这才让国产车钻了空子,世事难料,合资车想取得利润以及市场份额突破,必须与国产车竞争,不断降低汽车价格!

你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关注“汽车概况”,我们一起探讨汽车那点儿事儿!

哪个车企能拯救自主品牌?

中国乘用车汽车企业需要联合起来,建立统一的零部件供应和采购体系,必要时兼并重组,强化生产研发集中度,减少噪声控制实验室、碰撞实验室等实验检测体系的重复投资和铺张浪费,形成核心竞争力,提升抗风险能力。一汽、东风、广汽、上汽、北汽、长安、奇瑞、华晨之间,应该联手共享零部件供应商,或组合成三四家超大型汽车集团,降低成本和产品价格,提高市场占有率。吉利、长城参与兼并,力帆、斯威应寻求重组。对年产量不足千辆的汽车企业,给予严格的退出时间限定,或出卖,或拍卖。增强实力出精品,降低价格拼市场,中国自主品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立于不败之地。

国内的6大自主汽车品牌谁是真正的良心车企,长城真的是吗?

本人在其中的某一个公司干自主汽车,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理解,勿喷。

1.自主汽车最近几年发展的其实还好,加上现在电动车,还是无人驾驶,车联网等的热潮,估计后面有很大的发展。汽车这个东西,国内自主车企都是集成工作,很多关键的零件都是买的国外的。很大一部分利润其实都被别人拿走了,比如博世2016年销售额高达731亿欧元(779.977亿美元)。

2.汽车以后越来越智能化,这样电子设备就会越来越多,芯片的重要性就会越来越重要,目前国内汽车芯片基本上都是被垄断的。

3.至于6大自主汽车谁是良心车企,这个真的不好说。民企,估计做事情会快一些,缺点就是制度应该不怎么人性化。现在很多民企都推崇华为的精神,其实华为最重要的还是舍得给钱。汽车行业的特点就是平台很重要,很多工具,软件,都是要在实际中学会的,不好通过自学来提升自己,这和计算机是不一样的。所以传统国企,虽说没做成什么,还是为汽车行业培养了很多人的。民企挖人,也主要是从几个技术中心来挖。

4.至于长城,可以百度一下里面的管理制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自主车企多品牌战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自主车企多品牌战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