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海尔场景品牌战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海尔场景品牌战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5年至今)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从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继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阶段之后,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创新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区别是: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全球化品牌战略则是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与分供方、客户、用户都实现双赢利润;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从海尔的战略发展阶段看,海尔速度放缓主要是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单纯从业绩看,海尔这个阶段战略效果一般,全球化品牌战略受阻。
海尔的名牌化战略发展时间可以追溯到1984年,当时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开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并通过引进德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逐渐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海尔逐渐扩大产品线,从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延伸到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领域,并开始实施多元化战略。同时,海尔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通过广告、促销等手段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海尔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并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家电品牌。
海尔于2012年12月26日正式宣布网络化战略
在2012年举行的创业纪念庆典上,走过28周年创业历程的海尔,用一种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语言,描绘了自己未来的战略图景。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用“网络化”描述的这一战略,也由此成为海尔跨入其第五个发展阶段的标志。
1984年到1991年是海尔实施品牌战略的阶段,别的企业上产量,而海尔扑下身子抓质量。此战略在海尔创立之初即以张瑞敏砸冰箱的戏剧化举动宣告推出。此后的六七年间,海尔完善了生产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同时在销售方面推出星级服务的概念,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质量超群的国产品牌形象。
首先个人觉得,行业的拓展不能跳跃太大,完全脱离本体需要考虑十分周全,要不然主体资源难以实现对接和利用,风险太大!
海尔作为家电行业的巨头,前些年赢得大部分的市场,但是随着传播推广方式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很多同等次甚至小众品牌,借助自媒体和其他的新的广告形式,后来者居上,产品质量也不相上下,服务和价格方面甚至超越了海尔.当然类似海尔这样大品牌老品牌的还有很多,都从在这样尴尬的局面,所以都在考虑多元化和转型。个人觉得,首先作为家电来讲是生活刚需,应该考虑从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面去考虑,做到人工智能,还有拓展到健康生活方面的其他产品等等,总得来讲在不脱离主体的同时,沿着主体边缘化发展,以人工智能为技术要求,大健康为核心去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海尔场景品牌战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海尔场景品牌战略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