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顺丰的品牌战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顺丰的品牌战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质量是五要素的起点,质量生品牌,品牌生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生利润,利润支持抗风险,抗风险再保证质量。」
这一套管理理论旨在明确顺丰各层级的工作职责,将集团战略目标演化为战术行动乃至工作任务,最终分解落地至每位员工。顺丰营收成本占比高,赚的是辛苦钱
虽然顺丰每年业务营收是其他同行的好几倍,但是高收入的同时也伴随着高付出。顺丰收费比行业平均价格高80%,但毛利润率未见有多高。2015年,顺丰毛利润率为22%,比申通、圆通分别高5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
据悉,顺丰营收成本主要包括外包、薪酬、运输成本、办公及租赁、物料、折旧及摊销等。2017年,这六项支出累计起来占营收的77.8%。其中外包成本279亿、营收的39%;薪酬支出100.7亿、占营收的14%;这两项成本合计高达380亿、占营收的53%,主要都是人力成本。
顺丰是国内最早开拓航空业务,最早成立航空公司的民营快递企业。在国际上,全球快递领军企业大部分都拥有一个全球或者是全国性的货运枢纽,用于提高货物周转率和飞机使用率。随着上市的脚步逐渐逼近,顺丰的航空战略逐渐清晰。
极兔收购顺丰是因为有多种战略方面的考虑
首先,收购顺丰可以提升极兔在物流和快递领域的实力,极兔可以借助顺丰已有的完善物流网络和富有经验的管理团队来扩展业务
其次,这也可以为极兔的跨境电商业务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顺丰在物流和清关领域的经验可以为极兔跨境电商提供助力
最后,这也是极兔向上游产业链进军的一次重要尝试,通过掌握物流和快递的核心技术,极兔可以在电商生态链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总之,此次收购为极兔的发展留下了更多的空间,也将加强极兔在电商市场中的竞争力
顺丰将子公司卖给极兔是因为顺丰想要专注于其核心业务领域,即快递和物流业务。顺丰认为,将自己的子公司交给极兔这样的专业团队运营,能够更好地发挥子公司的优势,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能为顺丰带来更好的财务回报。此外,这也符合顺丰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战略规划,以便更好地应对竞争对手和市场变化。
顺丰快递、京东物流和德邦快递是中国快递行业目前主要的三股力量。
三家未来的发展前景,其实可以从各自的基因、战略角度分析一二。简单地说,顺丰老大地位一时难以撼动,德邦大件快递切入角度好,京东物流面临挑战较大。1.顺丰快递:“快递老大”地位难以撼动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当年电商才发达,别的快递忙着打价格战的时候,顺丰最早“快”字当头,一举拿下行业老大地位。不得不说,顺丰的动作就是“快、准、狠”。顺丰早期的飞机队伍建设,近期的信息化改造等方面的投入都是顺丰快的有力保障。当然,今天的顺丰早已不满于快递,对各种跨界竞争充满着野心。尽管因为与阿里巴巴的数据之争,顺丰快递会损失部分市场份额。但顺丰多年以来经营积累的“快”的口碑足以维护行业老大地位长期不倒。顺丰品牌主打快的战略形象和过硬的服务能力,总体来说是值得信赖的。2.京东快递:“自营基因”是扩张的最大障碍 京东快递的速度与体验,消费者还是相当认可的。这也是京东快递想做大做强的支撑点所在。然而不得不说,三家之中,京东快递未来面临的挑战是最大的。京东物流是为京东电商平台而生,因而自营基因与生俱来。虽然京东快递独立了,但到目前为止,京东商城的业务依然是京东快递的重心所在。原因说白了就是京东物流与京东商城的绑定,让其他电商平台因为竞争关系不会选择京东快递。这是京东快递开拓新业务举步维艰的症结所在。再者,从目前看,京东物流只做仓干配,只服务小范围的电商品类。虽然京东物流的广告天天见,京东物流也已经对外开放两年了,但还是没什么人在京东物流上发快递。3.德邦快递:大件切入角度好 德邦在2018战略发布会上正式宣布更名为“德邦快递”,并推出大件快递产品。而大件快递其实只是快递行业的一个细分领域,定位大件可以规避与顺丰小件的竞争。从大件切入中国目前的快递市场,这个角度是具有很强竞争力的。而德邦在发布会上首度公开定义大件快递的动作,也暴露其想成为快递行业标杆的野心。要完成这一目标,接下来,德邦快递还需进一步用科技武装自己,提升自身硬实力,优化服务体验,在竞争激烈的快递行业抢占一席之地。最后,中国快递的未来,究竟谁主沉浮:谁会遭遇滑铁卢,谁又是一匹黑马,谁见招拆招,谁进退维谷?是有自营基因的京东?是稳坐老大交椅的顺丰?还是以大件切入的德邦?我们拭目以待吧。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顺丰的品牌战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顺丰的品牌战略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