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牌战略 > 多品牌战略优缺点,多品牌战略优缺点是什么

多品牌战略优缺点,多品牌战略优缺点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多品牌战略优缺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多品牌战略优缺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不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优缺点?急,有好心人知道的吗?麻烦告诉我下,万分感谢?

不相关多元化战略: 优点:可以通过财务经济性创造价值。

多品牌战略优缺点,多品牌战略优缺点是什么

财务经济性是指借助于公司内部或外部的投资,通过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的成本节约。财务经济性的第一种类型是有效的内部资本配置,可以尽量降低事业部的风险。第二个类型是收购其他公司并重组,通过在外部买进卖出来实现公司整体价值的提高。缺点:1、不可以将专有技能,生产能力或者技术由一种经营转到另一种经营中去;   2、不能将不同的经营业务的相关活动合并在一起,降低成本;   3、不可以在新的经营业务中借用公司品牌的信誉;   4、不能够创建有价值的竞争能力的协作方式实施相关的价值链活动。

多元化战略阶段海尔遇到的时代机遇是什么?

从1984年创业至今,海尔集团经过了名牌战略发展阶段、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发展阶段四个发展阶段,2012年12月,海尔集团宣布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

名牌战略发展阶段(1984—1991):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

时代机遇:国家实行改革开放

一般企业做法:只注重产量,而忽视了质量

海尔创新做法:没有盲目上产量,而是严抓质量

海尔管理创新: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电冰箱技术和设备,包括海尔。那时,家电供不应求,很多企业努力上规模,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质量。海尔没有盲目上产量,而是严抓质量,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当家电市场供大于求时,海尔凭借差异化的质量赢得竞争优势。

这一阶段,海尔专心致志做冰箱,在管理、技术、人才、资金、企业文化方面有了可以移植的模式。

1985年,一位用户来信反映海尔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让员工用大锤亲自砸毁76台有缺陷的冰箱,砸醒了员工的质量意识。

这把大锤已被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为国家文物;文物收藏编号为:国博收藏092号;文物命名是:1985年青岛(海尔)电冰箱总厂厂长张瑞敏带头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用的大锤。

多元化战略发展阶段(1991—1998):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时代机遇:国家鼓励兼并重组

一般企业做法:兼并后发展不下去;反对多元化发展

海尔创新做法:兼并国内多家家电企业

海尔管理创新:实施OEC管理模式,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政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一些企业兼并重组后无法持续下去,或认为应做专业化而不应进行多元化。海尔的创新是以“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思路先后兼并了国内十八家企业,使企业在多元化经营与规模扩张方面,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时,家电市场竞争激烈,质量已经成为用户的基本需求。海尔在国内率先推出星级服务体系,当家电企业纷纷打价格战时,海尔凭借差异化的服务赢得竞争优势。

这一阶段,海尔开始实行OEC(Overall EveryControl and Clear)管理法,即每人每天对每件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清理,目的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这一管理法也成为海尔创新的基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多品牌战略优缺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多品牌战略优缺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