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海尔单一品牌战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海尔单一品牌战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不是。主副品牌策略是指针对同一种产品,设置主品牌和副品牌。如现在的小米手机,小米是主品牌,红米是副品牌。前者配置高档,价格较高。后者配置较低,价格也较亲民。单一品牌战略是指所有产品都用一个品牌的战略。如:格兰仕,美的,海尔等品牌。
唐东方著《战略规划三部曲》书中有对海尔发展阶段的介绍、分析、评论,可以具体看。
海尔发展阶段的介绍如下:
从海尔发展历史看,共经历了四个战略发展阶段:
1.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年)
只做冰箱一种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2.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1998年)
从一个产品向多个产品发展(1984年只有冰箱,1998年时已有几十种产品),从白色家电进入黑色家电领域,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低的成本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
3.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
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Haier品牌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4.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5年至今)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运作全球范围的品牌,从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继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阶段之后,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创新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品牌战略的区别是: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全球化品牌战略则是在每一个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海尔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运营的竞争力;与分供方、客户、用户都实现双赢利润;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从海尔的战略发展阶段看,海尔速度放缓主要是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单纯从业绩看,海尔这个阶段战略效果一般,全球化品牌战略受阻。
海尔的核心价值观是是非观、是非观、利益观。
1、是非观——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 海尔人永远以用户为是,不但要满足用户需求,还要创造用户需求;海尔人永远自以为非,只有自以为非才能不断否定自我,挑战自我,重塑自我——实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2、是非观——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 海尔不变的观念基因既是对员工个人发展观的指引,也是对员工价值观的约束。“永远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观念基因要求员工个人具备两创精神。 创业精神即企业家精神,海尔鼓励每个员工都应具有企业家精神,从被经营变为自主经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成为自己的CEO。
3、利益观——人单合一双赢 “人”即具有两创精神的员工;“单”即用户价值。每个员工都在不同的自主经营体中为用户创造价值,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企业价值和股东价值自然得到体现。 每个员工通过加入自主经营体与用户建立契约,从被管理到自主管理,从被经营到自主经营,实现“自主,自治,自推动”,这是对人性的充分释放。
海尔的核心价值观是:是非观——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发展观——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利益观——人单合一双赢。海尔集团公司(简称:海尔),于1984年在青岛创立,是一家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从开始单一生产冰箱起步,拓展到家电、通讯、IT数码产品、家居、物流、金融、房地产、生物制药等领域,从制造产品逐渐转型为制造创客的平台。公司旗下青岛海尔(股票代码:600690)和海尔电器(股票代码:01169)两大平台上聚合了海量创客及创业小微。 2017年1月10日,WPP和凯度华通明略联手Google发布了首期“BrandZ™中国出海品牌30强”排行榜,海尔排名第七名。2018年3月6日,海尔宣布和软银机器人合作,将软银的人形机器人“Pepper”引入中国市场。应用场景,将于3月8日现身AWE海尔展馆;3月7日,召开2018海尔智慧家庭战略发布暨成果分享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海尔单一品牌战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海尔单一品牌战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