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烟品牌排行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日本烟品牌排行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抗战日军不但不禁烟,甚至还鼓励抽烟。
日军一向认为,抽烟有利于平稳情绪,稳定心理,非常适合军人。
在战争中的日军不允许喝酒,但可以抽烟。有人说抽烟在几十年以后致癌,关键你明天都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当兵的谁还会考虑几十年后!
在不打仗的时候,日军也会给士兵配给香烟,这是不收钱的,但是数量有多有少。
有的士兵烟瘾大,就只能自己购买香烟。在日本任何一个军营的小卖铺中,士兵都可以买到香烟。
一旦开战,日本士兵每天都有配给的香烟,无论你抽不抽。
从1938年开始,日军陆军的每日配给标准如下:
小麦:210克
大米:660克
干菜:120克
鲜肉:210克
蔬菜:600克
盐:5克
味增:75克
酱油:0.08升
茶叶:3克
砂糖:20克
清酒0.4升或甜食120克
香烟20支
自然,这是理论上的配给,实际上很多时候香烟不会被送到最前线。
在军官们看来,粮食和弹药尚且运输困难,香烟是其次的。
日本兵都在中国当地买烟,缓解香烟配给不足。
当时中国抽烟的人很多,到处都可以买到中国的纸烟。不过唯恐购买中国人的香烟会有什么问题,日军又开始想别的办法。
在中国作战,日军认为将国内制造的香烟运过来是不合算的,所以利用控制的日战区香烟厂制造香烟,然后卖给士兵。
日本人非常重视香烟的生产,叫做军需香烟,要求优先提供。
仅仅以日本人建立的“满洲烟草公司”一家为例,在1938年 2月,日伪当局批准“满洲烟草公司”在北平开设工厂,起初计划年产卷烟 15亿支。1938年 5月,收购希腊人经营的“满洲烟草公司”正昌烟公司,并将其扩建为天津工厂,该厂年产卷烟 15亿支,与北平工厂相当。
1939年 5月,“满洲烟草公司”在北平成立分公司“北支烟草公司”,社长为长谷川太郎吉,董事为板谷幸吉、菊池寿夫、洼田四郎等人,均为“满洲烟草公司”骨干。1939年 8月,“北支烟草公司”开设汉口工厂,次年 3月“接收”开封华资烟厂、改建为开封工厂。该公司规模迅速扩大,至太平洋战争以前,拥有北平、天津、开封、汉口四大工厂,卷烟机 38台,卷烟产销量增加近 10倍。
而类似的公司还有好几家,可见日本对于香烟的重视程度。
实际上,虽然有一些日本兵从不抽烟,但老兵大多抽烟,甚至打仗的时候都抽烟。
日本老兵回忆录中,写到他被国军机枪火力封锁上不去,小队让其他士兵迂回进攻,他们几个人就地隐蔽。这个老兵就趴在一个炮弹坑里面,点了一根香烟抽。当时国军捷克式轻机枪的子弹,每隔十几秒就有一梭子从他的头顶飞过,自然是非常紧张的。现在抽抽烟,就可以缓解他的紧张情绪。
而很多日本兵的回忆中,都有在中国南方炎热潮湿的战壕中,或者北方寒冷干燥的战壕中,默默抽烟的情况。此时,香烟就是他们唯一可以放松的东西,不然人早就发疯了。
香烟逐步成为不可缺少的东西,一些士兵可以不吃饭,但不能不抽烟。
为了给侵华日军供应军用香烟,日军也算用尽了方法。
1942年 5月,日本华北方面军,规定华北香烟厂必须在 1942年 4月至 1943年 3月缴纳军用卷烟 18亿支。按照侵华日军有100万规模来计算,相当于每个日本兵每年可以得到1800支卷烟。
日本兵将极端情况下还能抽烟,当作很开心的事情。二战后期,日本补给严重匮乏,最早出现的就是香烟供应中断。
被八路军俘虏的日本兵回忆受到的优待,就特别提到香烟:接受调查的多数士兵都供称,被俘期间每天有数顿餐食及香烟发放。一名20多岁被俘上等兵说:“主食有3个馒头,一天两顿。一天发10支一包的烟。”
至于抗战剧没有鬼子抽烟的镜头,手撕鬼子那批人拍的东西,你还能要求什么?
日本人不但抽烟,而且还是个抽烟大国,烟草虽然是从中国流传进入日本的,但日本人沉迷于纸卷烟的历史甚至比中国还要悠久,在明治维新时期,纸烟就已经几乎风靡整个日本了。
浮世绘里的许多日本人在战国时期就是老烟鬼
日本的许多名人也都是著名的烟鬼。比如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司马辽太郎这些著名的文人,全是老烟枪,基本上他们出产的作品和消耗的香烟是成正比的。
无烟难活的三岛由纪夫
最可怕的是,上世纪很多日本航班里都可以抽烟,直到1999年,日本全国航班才彻底禁烟。但日本的很多列车,依然搭有吸烟车厢。甚至有些干线的广告就是:新干线有吸烟车厢,以此吸引乘客。
所以日本军队,理所当然也是卷烟消耗的大客户。而且还因为抽烟,发生过许多事故。比如日本海军引以为傲的“陆奥”号战列舰,在1943年6月突然发生爆炸,360吨的三号炮塔被炸飞了天,掉下来时又把战舰劈成两截,使“陆奥”号彻底沉没,造成1100多人死亡。调查后,有一种结论就是有休息的日本海员在弹药库附近抽烟...
但相比海军的优厚待遇,日本陆军,尤其是侵华日本陆军的待遇明显要差得多。因为日本的资源有限,又大量供应于军工生产,要抽调人力物力去生产香烟,还要运输到中国,就有点困难了。所以侵华日军基本都是在中国本土生产香烟。比如被日本占领的太原晋华卷烟厂,在抗战期间一直在为侵华日军生产多达12种香烟。不过那时候并没有硬壳纸烟盒,所以很多日本士兵是自己购买10支装的金属烟盒来携带香烟。
而到了抗战后期,日本军队连基本的粮弹被服生产也供应不上了,本土的运输路线时常遭到美国潜艇和中国游击队的袭扰,所以更别提香烟了,于是一些日本军队和商人打起了被中国军队控制生产的香烟的主意。比如新四军生产的著名“飞马”牌香烟。
新四军七师据说每月会给每个士兵发三条飞马香烟,那日子过得比日本兵要好太多了。于是日军也想方设法搞飞马烟,甚至不惜用军火来换。对于穷途末路的日军来说,此时已经没什么能比抽上一口烟更奢华的事了。
即便在抗战结束,日本人也嗜烟如命。上图是1947年在接受南京公审后被判死刑的著名日军杀人魔:向井敏明,野田毅和田中军吉。他们临刑前的最后请求就是抽一口烟,善良的中国人还是满足了他们的愿望。
至于说抗战剧中少有鬼子抽烟的镜头...这个就不好说了,主要原因应该是多数抗战剧的导演和编剧其实并没有生活经验,也不了解侵华日军的真实情况,又一味只想着突出日军的凶狠残忍,就忽略了这一方面的生活情境架构。
在下是喜欢探讨军事和历史问题的书生,欢迎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烟品牌排行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烟品牌排行榜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